2016 年 42 周
-
法西斯主义者警告说,如果给予所有人平等的价值和平等的繁衍生息的机会,自然选择将无法发挥作用;那样一来,平庸的人将会越来越多,最后多到让最适合生存下来的人没有了生存空间,人类于是便无法进化成为“超人”,最终将走向灭亡。然而,历史的发展证明自由主义比法西斯主义更适合生存。
在社会主义者看来,为个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权利辩护便是在维护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的财产和特权。你是拥有居住自由,可你支付不起房租;是有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的自由,可是你交不起学费;你有去你想去的地方旅行的自由,可是你买不起车;在这些时候,自由对你又有什么价值?更糟的是,自由主义鼓励人们将自己视为一个个个体,因而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分离,如此一来,人们便无法联合起来反对压迫他们的制度,不平等现象因此得以延续下去。
到了21世纪,对于我们所面临的两个最大挑战:全球变暖和技术发展带来的颠覆作用,“自由主义的故事”并不能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案。随着人们的经济上的重要地位逐步被算法和机器人所取代,也许保护人类自由在道义上仍然具有正当性,可是光有道义上的理由就足够了吗?当重视每个人的自由和愿望不再能带来经济收益时,各国的精英们和政府还会对之继续重视吗?人们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忧惧并没有错。
-
文章中提到 90 后粉丝群的特征:
-
这是数量巨大的一代,总数达到了1.9亿以上。
-
这是“不娱乐毋宁死”的一代,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经济条件相对充裕又面临社会转型期,习惯于“无乐不活”,以至于中国电影观众如今的平均年龄只有20岁左右(而法国电影观众平均年龄近40岁)。
-
这是重度依赖社交媒体的一代,他们正处于价值观“自我认知”与“群体认同”的关健时期,“迫切需要自信、安全感,和爱的关系”,勇于表达自我、寻找群体认同。
-
这是追求“颜值”的一代,会为最单纯的声色所吸引。
-
这是乐于消费男色的一代,根据腾讯《白皮书》,90后女性在娱乐方面的消费欲望远高于男性。
-
最富于中国特色的是,这是尤其讲究“正能量”、爱国的一代。与抗日神剧相比,文革、六四都显得离他们很遥远。由《人民日报》报社主管、有民族主义性质的国际新闻类报纸《环球时报》写道:“90后成长的时代,正值中国崛起。因此,90后的成长中没有自卑、苦难和耻辱的记忆,自然丢开了近代历史的包袱,……充满了对中国经济和国家地位的自豪感……”
-
-
配合这篇文章一起食用:专业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