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29 周
-
和独立音乐,或者任何独立创作一样,独立游戏原本就是精神和态度的指代。什么精神?大致有以下这些:
- 主张 self-sufficient - 蔑视体制,而且不需要理由 - 人大于机器,湿件大于软件和硬件 - 不喜欢被分类
这会直接导致以下结果:
- Self-sufficiency 和蔑视体制会让妳失去人脉网络以及体制的支持,从而在推广上遇到天花板 - 人大于机器意味着妳的 scalability 不会很好,因为妳的工作无法轻易复制 - 不能被分类的作品很难被大多数人理解
-
其实你不喜欢听朋克:瞎鸡巴喊,还毫无旋律可言,演奏技巧更是跟你之前听的没法比。但 「朋克精神」 这四个字让被周围人称作「愤青」 的你热血沸腾,你大约知道,和更多情况下被与 「梦想」 划等号的 「摇滚精神」 相比,「朋克精神」 是关于反抗的。有了朋克精神,你可以像当年操你妈英语一样,操所有的事情,因为都是以朋克的名义。
-
社交网络滋生的自恋情结,是癌症一样的绝症,只有扩散,没有治愈的可能性。「我该说点儿什么」的焦虑感,发生在每次事件与新闻之后。尤其是灾难、事故、悲剧之后,人们总是迫不及待地发言,愤怒、同情、诘问、指手画脚、「你看我早就说了吧」,表达的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足够快和具有感染性。
几乎任何话题都可以被失焦成为两性话题,因为两性话题是讨论门槛最低的,也是最容易让人找到道德立足点的。
人们渴望求同的意志变得越来越强。而这种求同的意志在共同八卦的运动中,获得了巨大的满足感。
上周一时间大家都在谈论南海仲裁事件也是如此吧。只需要「中国领土问题」出现在新闻上,就会被戳中 G 点,像高潮一样享受其中。
李安在电影《囍宴》中借自己之口对着台上与平日形象完全不同的国人说「你正见识的是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是不是也可以说遇到政治问题就「狂欢」的国人也某种压抑的结果。
当整个社会同时关心同一个话题的时候,你可以想象,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画面:每天早上,打开报纸,看同一个新闻;到了办公室,讨论同一个事件;下午买同一份杂志;晚上打电话给同一个call in节目,半夜上同一个网站,去骂同一个人,然后抱着满足的心情,怀着同样的疑问,同时入梦、等待明天一个八卦的到来,这就是我们追求的大同世界!
-
我们时代的悲哀是什么呢,所有人觉得最牛逼的人,只不过是成为一个正常人,就是这个时代最牛逼的人;他们觉得最牛逼的教育就是没有教育,没有受污染的教育,大家没有意识到,在你之外有一个更伟大的东西存在着,他可能是学者、演员,他们有辉煌的深刻的,这个社会大家还没有能力去欣赏这个东西,甚至他见不到这些东西,所以大家都以为保持自然就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们的时代本质上就是一个非常匮乏的时代。
-
爸爸发来的短信
妈说你想纹身,我同你妈都不赞成,等你结婚后你老婆同意就可以。爹、娘。我们在宜宾市宜宾县安边镇豆坝村泡沫厂安装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