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游记
早上在浏览网页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上面的图片,图片没有标注出任何信息,也没有任何对应文字描述;但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地方好像台湾啊,遂保存啦下来,并搜索了相关信息,发现确实是画的是台湾,是一位叫林經哲的画家画的;
这张画,太像我在九月份去台湾旅游的第一个晚上的情景了:坐在机场大巴上,看着匆匆忙忙的机车和慢慢变黑天;道路两旁也都停满了机车,而车道上的机车则几乎把汽车团团围住;才大巴,台北就下起了暴雨,毫无准备的我们只能跑到路边躲雨,而刚刚还在等红绿灯的机车司机都已经穿好了雨衣;这种反差,才让我突然对周围有了陌生的感觉。
台北 & 夜市
到了台北的当前晚上几个同事就一起出发去夜市,抓紧每一点时间,我也跟着去了。因为不熟悉路也还没有来的及办当地的电话卡,走了许多绕路才到饶河夜市,这里大多是卖的海鲜及一些卤味,吃的居多;但我一闻到海鲜的味道就受不了,在他们享受美味的时候也只有无奈的坐在一旁,忍不住尝了一口鱿鱼,实在受不了也吐掉了,以至于他们在吃烤虾的时候,我就望而却步了。而在要回成都的前一天晚上,我几个抱着不同的目的又来到第一天吃海鲜地方;这次我才尝试了烤虾,接着便一盘接着一盘的上;虾不腥,肉很饱满而且筋道,咬断虾外层那成膜时的口感是脆的,然后再沾点粉(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了,是粉末状,看起来像胡椒粉,但是是咸的,而且有味精的味道);随后又尝试了其他的海产品(除了生蚝),多沾一些调料还是可以接受的。味道也不错。
期间还去了宁夏夜市,路上看见不少日式的小酒馆应该和台湾日治时期有不少关系,台湾的店面和街道都感觉小小的,这种小又不会让人觉得不够用,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小而美。
在台北无意间还看到了台湾圆山大饭店,之前是不知道饭店的名字,之前只是在李安导演的《饮食男女》中的有过印象;突然出现在眼前有一种现实和电影的交错感。
垦丁 & 机车
垦丁给人的感觉是放松和懒散的
垦丁相比台北就像来到了乡下,但这里的乡下并不是一种贬义,更多的是当地市民散发出来的一种生活态度;期间在垦丁夜市和一位做烤玉米(非常好吃)生意的阿姨聊了几句;她很热情,当问到我们是从台北玩过来的时候,她说她之前也是台北的,现在来垦丁做生意,并且说她一点也不喜欢大城市里的生活,就喜欢在乡下做点小生意,过着很惬意的生活,她说这话时,脸上充满了自信,你能感受她对当前生活的满意,仿佛街边挂着两个大喇叭不停播放的竞选县长的拉票车跟她一点关系都没有。
在垦丁,我们还租了机车(烧气的,如果没有国际驾照是违法的);我觉得骑机车在垦丁路上飞奔是最爽的事情,夜里从河提酒店骑到垦丁大街,期间还路上开了次卡丁车。
不知道是因为大家进过在台北的几天都跟熟悉了,还是什么原因,在垦丁我们玩的更开。相比台北,垦丁给人的感觉更放松。
垦丁的海倒是没有给我留下太多的影响,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台风的原因没有能够去海边走走(虽然去潜水了)。另一方面很多时候看到大海都是在大巴车上,即使的中途下车,也早过了最初的兴奋;来之前想着可以骑机车在沿着海边的马路飞奔,到也是“我猜中的前头,可是猜不到结局”(我们是晚上沿着海边马路飞奔,几乎看不到海,偶尔可以白色的浪花…)
最后
台湾是还想多来几次的地方,甚至我在回到成都过后越发迫切的想去了解台湾的历史,想知道那些因素造就了现在我所看到的台湾,而且还有好多想去的地方都还没有机会去。
台湾我还会来的。